年初做了一個小小的案子,寫了點東西。現在成品出來了,評論怎樣我不知道(也不想知道),但不管怎樣,某些部分我是小小覺得滿意的(當然,說真的,每個東西寫的時候都認真,但認真不可能到達完美,寫完之後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遺憾,這沒有辦法,只能下次更努力)。

 

 

  我把每一本的總綱(不用太緊張,並不難讀,太難的我也寫不出來)放出來。

 

  所謂的總綱,就是在寫完這本書之後,我對所有內容寫一些感想,希望看過總綱之後的人會明白,為什麼我們要做這樣的書、介紹這樣一個人物,還有他和台灣、和現在的我們,有怎樣的關連性。

 

633856082855596485.jpg

 

  行走臺北街頭,你可能從未注意,許多別有特色、風格獨具的老建築,隱身在高樓的夾縫間。歲月侵蝕,令它們失去了往日光鮮,但吹開歷史塵埃,卻能清楚看見,這些老建築與臺灣的歷史,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連結。

 

  城市和人一樣,自有它的生命歷程,撫今追昔,我們可以看出,一座城市的成長和變化。

 

  臺北建城,從光緒至今,已超過一百二十年。清廷治理臺灣,主要以紳商勢力為主,雖於臺北設城,但建設疏於計畫,缺乏有系統的管理,而真正有規模、有制度的建設,以精確數字丈量土地,則要等到日治時代。

 

  從公元1895年,日本殖民政府正式統治臺灣,直至1945年為止,整整五十年歲月,臺北,從原本的徒有城牆、腹地荒涼,逐漸成為一座「看得見」的城市,改善衛生、土地調查、市區計畫、修築道路、配合治理需要,修建重要公共建設……一步一步,城市規模終焉成形。而這個成形的都市,一直承續至今,今日臺北建設的基礎,多立基於日治時代的設計。

 

  為了建設這座城市,許多學有專才的日籍建築師來臺參與設計,引入風格獨特的西方設計元素,在這塊土地上,留下了大量的建築紀錄。而這些建築,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,雖然有些已經不復存在,但有些,則仍屹立不搖。

 

  那麼,為什麼我們要去追溯這些老建築的淵源來歷?

 

  日治時代的臺北,與今日到底有什麼不同?

 

  請試著想像一下,如果我們是時空旅人,能夠任意縱橫年代,回到七、八十年前的臺北街頭,眼前所見的,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?那時候的人們,又是以怎樣的方式生活?

 

  今天,百貨公司、電腦賣場、補習班林立的繁榮商圈館前路一帶,昔日被稱為「表町」,是金融機關駐點的一等地。日本財團三井物產、勸業銀行,和臺籍的華南銀行,都在此設立分行或總部。而現今新光三越臺北站前店和統一元氣館(原大亞百貨、Kmall)的位置,則是臺灣第一座,也是唯一一座氣派的西式飯店──臺灣鐵道飯店。

 

  而館前路與襄陽路的交叉口,氣派的國立臺灣博物館,是由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與手荒木榮一設計,外觀立柱風格為簡潔的古希臘多立克式樣式,但室內立柱則採用華麗的科林斯樣式。於1915年完工,不但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,也是第一座博物館。初開館時,就典藏一萬多件文物,收藏相當豐富,是日治時代公共建築的代表作。

 

  以書香街聞名的重慶南路一帶,在日治時期,被稱為「本町」,是重要的商業地段。臺灣貯蓄銀行、三和銀行、日本石油等商業單位設據點於此,而更令人注目的是,專賣分局,更是戰後二二八事件的主要起始點。

 

  本町以南,衡陽路附近,日治時被稱為「榮町」,是當時臺北最繁華熱鬧的商業區域,素有「臺北銀座」之稱。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──菊元百貨店,於1932年在此設立,當時樓高六層,加上頂樓的瞭望臺,號「七重天」,是全臺最高大樓。大樓內設置電梯(時稱「流籠」),並設有負責操作的電梯小姐,新鮮的創舉,在當時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觀。

 

  而現今號稱全世界攝影器材店最密集的博愛路,日治時代被稱為「京町」。此區曾擁有不少巴洛克式老建築,但因年久失修,多已改建,位於忠孝西路一段的臺北郵局,雖有增建,但外觀和內部結構設計,仍大致維持著1930年完工時的原貌。

 

  清代,淡水港是臺灣最大的國際貿易商港,藉由航運之便,與世界接軌的商業重地大稻埕,就距離北門不遠。正對北門口,如今看起來顯得巷弄狹窄的延平南路,清時被稱為「輔臺街」,是進出北門的重要幹道,日治時改稱「大和町」,此地繁華,可想而知。

 

  昔日大和町擁有一整排歐式建築,而如今老舊古厝皆已改建,僅存1921年建造的輔臺街洋樓,原本是日本商人開設的酒鋪,一樓的石造拱門騎樓,和造型優雅的老虎窗,極具歐洲風味,經整修後,將在近日以藝術展覽中心的面貌重現。

 

  而順著延平南路下去,就是中山堂。此地原為清代布政使司衙門,日治時代初期,尚未營造總督府前,便以此為官舍。1932年拆除後,由日籍建築師井手薰設計建築為「公會堂」,是專為都市活動營造的公共建築,在特色上,具有少見的阿拉伯式拱窗,並大量運用臺灣陶瓦,現為臺北重要的藝術表演場所。

 

  與昔日同名的地區,是漢中街一帶,商場和電影院群聚,年輕人最熟悉的西門町。日治時,此地規劃為日人居住區域,1908年,由日籍設計師近藤十郎設計的雙層洋樓「西門市場」落成,主要販售提供日本新移民生活的必需品。1945年,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,改名為滬園劇場,以京劇表演為主,而後屢經更迭,隨著表演內容不同,依序改為紅樓書場(說書相聲)、紅樓劇場(增設越劇表演)和紅樓戲院(電影院),播放黃梅調及國語電影,是西門町電影街的起始點之一。

 

  今日,西門紅樓為小型藝文表演場所,建築前方的廣場,每逢假日,經常是歌手簽唱表演的活動重地……

 

  透過這些殘存的老建築,我們除了企圖重塑日治時代的臺北風貌,更想捕捉那些隱身街頭,為人所忽略的老建築背後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,瞭解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生活,感受上一個世代所留下的風華。

 

  當時光和變遷,改變了一座城市的樣貌,追尋與重組,或許能串起過去和今日,甚至是未來的歷史聯繫。

 

  本書將以博愛特區為中心,向外輻射出去,追溯日治時代,表町、本町、榮町、京町、大和町等主要幹道,至今存留的重要建築遺跡,企圖重建臺北的往昔繁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霜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